中新經緯5月6日電 6日早盤,香港恒生指數低開低走,盤中一度失守20000點。臨近午盤,恒指稍有反彈,收跌3.57%報20051.61點。
截圖來源:Wind
盤面上,各板塊齊跌,香港零售業、汽車與汽車零部件、耐用消費品、軟件與服務、食品飲料與煙草等板塊跌幅居前;智能交通指數等概念股逆市上漲。
個股方面,騰訊控股跌4.53%,美團跌5.22%,阿里巴巴跌6.46%,小米集團跌4.84%,中國海洋石油跌1.09%,聯想集團漲1.69%,快手跌5.56%,京東跌6.71%。
截至發稿,亞太市場多數“飄綠”,僅日經225指數、印度SENSEX 30指數上漲,韓國綜合指數、富時新加坡海峽指數、中國臺灣加權指數及A股三大指數均下跌。
截圖來源:Wind
招商證券6日研報指出,A股相對H股的溢價在三月底突破了歷史75%分位,盡管清明節前后有小幅下跌,但仍處于高位。因此,當前港股資產相對于A股資產估值更加合理、性價比更高,有較高配置價值。港股上市的消費行業估值合理,多數企業基本面優秀,具備競爭優勢,當前或是布局的良機。
信達國際6日發文稱,4月底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后,多個利好消息出臺,但美聯儲即將于6月起縮表,并之后每次會議都可能加息0.5厘,市場避險情緒升溫,恒指宜守20000點,一旦失守,料進一步下試19200點。
展望5月,興業證券3日研報認為,“反彈+震蕩+磨底”的戰略相持階段有望展開,政策友好期PK兩大基本面風險。興業證券指出,磨底階段的短期行情節奏并不重要,不必把精力用于追漲殺跌上。
興業證券指出,立足于基本面預期改善,堅守績優價值,精選績優成長。首先,圍繞政策環境改善的主線,淘金港股互聯網、房地產等逆境轉機的機會,但不要盲目博弈“均值回歸”,而應看清投資邏輯變化之后的性價比。其次,圍繞穩增長政策加大力度的主線,繼續堅守建筑建材、能源、央企國企地產、金融、電信運營商、新能源運營商等領域的深度價值股,短期政策穩增長帶來交易彈性,中期價值重估帶來配置吸引力。第三,圍繞疫情防控壓力緩解的主線,逢低長線布局社交出行相關的消費服務以及供應鏈改善的機會。(中新經緯APP)
(文中觀點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投資有風險,入市需謹慎。)